近年来二手房交易纠纷频发,不少买家因卖家“挖坑”被迫违约,最终定金打水漂。作为执业律师,我们整理了5大高频毁约套路,结合真实案例和法律依据,教你提前避雷、守住血汗钱!
一、常见套路
套路一、屋“致命缺陷”,逼你主动违约】
例如:卖家故意隐瞒房屋漏水、违建、产权纠纷、凶宅等问题,交易后买家发现问题要求解约,反被卖家以“违约”扣留定金。
支招:要求卖家签署《房屋状况承诺书》,明确房屋无重大瑕疵;合同中注明:“若房屋存在未披露的质量问题,买家有权解约并索赔”;务必实地验房,必要时聘请专业机构检测(如渗水、结构安全)。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500条:故意隐瞒与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需承担赔偿责任。
套路二、“文字游戏”,利用合同漏洞反咬违约
例如:卖家在合同中模糊约定过户时间、付款方式等关键条款;事后以“买家未按约定履行”为由拒绝交易,没收定金。
支招:合同必须明确时间节点(如过户、贷款审批截止日)、付款比例;附加条款注明:“因政策/不可抗力导致延期,双方可协商免责”;拒签“全权委托公证”等霸王条款,防止卖家私自过户。
套路三、构债务纠纷,让房子“被查封”
例如:卖家交易期间串通他人伪造欠款,起诉查封房产;买家因房屋无法过户被迫违约,定金被“合法”扣留。
支招:签约前查清房产抵押、查封情况(拉取最新产调);合同约定:“若交易期间房屋被查封,卖家需7日内解封并赔偿损失”;资金走监管账户,过户完成后再支付尾款。
套路四、故意配合流程,拖到买家“主动放弃”
例如:卖家以“出差、生病、证件丢失”为由拖延办理贷款、过户;拖过合同约定时间后,反告买家违约。
支招:合同中设置“时间红线”,超期后守约方有权解约;所有沟通记录留存(微信、录音),证明卖家恶意拖延;及时发《催告函》固定证据,避免被倒打一耙。
套路五、地起价,威胁“不加钱就违约”
例如:签完合同后房价上涨,卖家要求加价10万否则不卖;买家若拒绝,卖家宁愿赔双倍定金也要转卖他人。
反击:合同明确约定:“总价固定,任何一方不得单方变更”;若卖家毁约,可起诉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索赔差价损失;房价上涨过快时,可申请对房屋进行财产保全。
二、提醒:买房做好3件事,定金绝不白交!
1、查清房屋底细:产调、抵押、户口、学区占用情况缺一不可;
2、合同精细化:时间、金额、违约责任必须白纸黑字;
3、证据留痕:所有沟通记录、转账凭证永久保存。#二手房交易 #房产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