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管理 #金融理财 #资产配置 但凡某篇文章或短视频提到“房价还要上涨”的观点、刷到某位专家说“楼市即将回暖”,或者听到别人议论“哪个片区房价又要涨了”,一些人心里就“噌”地一下冒起一股无名火?要么立刻关掉页面或者走开,要么怼上几句,还有的直接火冒三丈地留言,以宣泄自己一肚子的怨气。\n \n聊聊这股“火气”到底从何而来?理解这些情绪的来源,或许能让你更清晰地看待市场和自己的内心。这不是“嫉妒”,而是“绝望”,那些反对房价上涨的人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但实际远非如此简单。对于绝大多数还没有买房的普通人来说,房价上涨的信号,不是“别人又多赚了100万”的嫉妒,而是“我这辈子可能永远够不到那个目标了”的绝望。这在房价高企的一线城市更是普遍。想象一下:你在排队等一辆公交车(买房)。你辛辛苦苦地攒钱,眼看着离站台越来越近。突然,司机(市场)大喊:“车票价格要翻倍了!而且以后还会更贵!” 你看了看自己手里好不容易攒够的原价车票钱,瞬间又不够了。而已经上车的人(有房者)则在车里轻松地聊着天,甚至为车票的增值感到高兴。\n \n这时,你的火气是针对司机的“不公”,是针对这个“随时可能变卦”的规则,是针对那种无论多努力,目标总在加速远离的无力感。已经上车的人(有房族):房价上涨,意味着他们的家庭资产数字在变大。纸面财富增加,自然会感到开心。这是他们过去决策成功的证明,也为未来换房、养老提供了底气。还没上车的人(无房刚需族):他们还在站台上拼命攒钱凑首付。可列车非但没等他们,反而涨了票价。他们攒钱的速度,永远追不上票价上涨的速度。这种绝望感和被抛弃感,是愤怒的第一个来源。\n \n当无房者看到有房者因为早生了几年,或因为一次成功的投机,其资产增值速度远超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的收入时,这种强烈的、不公平的比较会让人极度心理失衡。\n \n房子对中国人而言,从来不只是钢筋水泥。它捆绑了太多东西:婚姻:“没房怎么结婚?”是很多年轻人面临的现实拷问。教育: “学区房”三个字背后,是孩子起跑线的焦虑。安全感:拥有自己的房子,意味着在这座城市扎下了根,有了遮风挡雨的港湾。\n \n最后,与其听看空楼市的人说风凉话,不如好好挣钱,把自己的房子小换大、旧换新,提升自己和家人的居住品质,改善资产配置。\n \n#房价 #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