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学区房过户完成\n也算了了一桩心事。有不少人劝我,学区房概念被淡化,分配生制度菜中更占优,但进一步了解分配生制度后,我更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入坑学区房。谈谈我内心的想法。如有不同意见,那就是你对。我不打算说服任何人,只是记录下自己的心态与想法。\n#教育 #幼升小 #择校 #记录我的生活瞬间 1.我认为小孩的可塑性很强,一个优秀的环境,好学的氛围对小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必多说,学习更是一个正反馈事件,越早感受到成绩的提升,越不会厌学。因此我认为强小很重要。\n2.分配生以后比例会更重,一方面类似杭四/学紫可能会获得部分优质生源,高中格局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变,分配进二军做凤尾也不会比杭四/长河做鸡头好(当前高考制度下)。\n3.由于分配先行,裸考后行的制度,当前制度下,非顶级学区的学生基本裸考很难,原因很简单,非校内捡漏情况下,假设每个学校的前10%重高分配走,此时拼裸考,意味着菜中要拿着自己10%-20%排位的学生和优中10%-20%的生源比成绩。菜中可能会有部分尖子,但各自被“掐尖”后,基本失去了竞争力。\n4.基于此,未来菜中只存在校内竞争,优中除了校内竞争,还可以拼裸考。相比而言,校内竞争更像是职场,孩子之间的关系会比较微妙,也不容易学会合作共赢的思想,这是我不喜欢的一点\n5.那么接下来就看孩子的自驱力和天赋了。现在太小,不能明显看出来。如果孩子是超级学霸,那当然去顶级学区,开发更高的上限;如果孩子天赋优秀,自驱力一般,那需要有更好的环境熏陶,还是要去学区;如果孩子天赋和自驱力都一般,那其实去哪都一样;如果孩子自驱力很好,天赋也不错,可能一般学区更适合他。\n6.然而纵使是最后一种情况,仔细想来,环境也比较微妙。或许高中升学是容易的,但分配生制度下,菜中的尖子生的环境逻辑似乎变了。以往他们是榜样,是学校的重点关照对象,提高是升学率和教育水平的象征。然而现在,对学校而言,他们只是稳定占据分配名额的一员。对其他学生及家长而言,他们说一座大山,是稳定拿走为数不多的名额的大山。心态上完全不一样了,我从来不愿高估人性。出于以上考虑,我还是选择卷学区。\n随笔,写的有点乱,记录下心情,每个人有自己选择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