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老上海人超认可的地段,近期成交价那叫一个坚挺。南京西路站上盖的静安四季苑,1房居然能卖到1100多万 ,和2022 - 2023年的最高点比,回撤还不到10%。老静安其他房子的挂牌价也很“傲娇”。还有隔壁黄浦区人民广场板块,有朋友以1500多万卖掉一套普宅2房,买家还是黄浦本地人,这听起来真有点难以置信!\n要知道,上海人做生意的少,手里能有上千万现金的不多,买房基本靠置换。1500 - 2000万总价的房子,基本就是上海人置换链条的顶端了,对应的大多是老静安、黄浦这些老标杆盘,很多人都梦想住进这些地方,所以会从别的区置换过来。而且各个板块内部,也都有自己的置换小链条。\n我还发现,在一些上海人占比超高的Local板块,比如杨浦区的周家嘴路、黄兴公园,普宅商品房成交价也很抗跌,相比最高点跌幅在10%以内 。估计有人要问了,这价格咋还有人买?因为上海人买房看的是资产,不是收入。收入20万的上海人,买1000万的房子很正常,卖掉两套500万的老房子,买房钱就有了。\n527新政之后,上海成交量暴增,很多老破小都被消化掉了,置换链条也彻底打开。不过从2023年以后,居民新增贷款大幅下降。但受影响小的,恰恰是上海人购买力占主导的房源,像老静安、黄浦、徐家汇这些传统认可度高地段的商品房,还有老公房密集区域里的商品房。而新上海人购买力占主导的一些区域,例如浦东、大虹桥、松江,就明显感受到了市场的寒意。\n这是不是意味着,如果现在买房,就得跟着上海人的置换链条,找那些上游房源,避开新上海人购买力为主的区域呢?先别急着下结论!虽然当下的购买力分布会影响短期行情,但房产的长期价值,还是得回归到基本面,像资本化率、租售比,还有横向纵向比较性价比等。上海人买房虽然杠杆低,但也不是不考虑性价比。就说前面黄浦本地人1500万买人民广场普宅两房这事,其实我早就发现有地段、品质差不多的小区2房,最后800多万就成交了 。\n往后要是笋盘房源越来越多,那些持有高价房源又没贷款的上海人,说不定也会考虑卖掉手里房子,换套差不多的,还能套出一大笔钱\n#买房建议 #买房避坑 #买房必看 #上海买房#上海地产#上海房产#买房攻略#上海楼市#买房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