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女士想买一套房,但不具备购房资格。中介说可以“包装”,只要花5万元找人假结婚,就能顺利买房。
她签了《特别协议》,支付了包装费,还真找人领了结婚证。结果房子没买成,卖方把她告上法院,她反过来又起诉中介和包装人要求返还5万元,并赔偿损失。
法院查明:包装行为的本质是规避限购政策,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损害公共利益。《特别协议》属于违法合同,直接认定无效。
最终结果:
合同无效,包装费5万元被认定为违法所得;
不仅不能退,法院还依法收缴了这笔钱;
陈女士的赔偿请求也被驳回。
法官的态度很明确:不具备购房资格,就不该签合同,更不能通过非法手段“包装”资格。即便中介承诺了,出了事也不受保护。
这类“打擦边球”的购房行为,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已经踩了红线。
如果你正在考虑买房,或者听说类似操作,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购房 #律师日常 #诉讼律师 #房地产律师 #购房限购#假结婚买房#真实案例 #小红书律师 #限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