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开始挣扎并放眼其他领域时,参考了很多因素,不一定都对,但可列出来供大家参考~\n不过成长也许离不开妥协,解决发展前还应先解决温饱与生存,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情况去独立判断\n宏观环境:2024年后半段,一系列全球drama事件的发生,全球金融和中国金融市场的持续波动下行、金融圈再次降薪,似乎都预示着2025年的情况会更糟糕,当时我的预判是2025年不论开局如何,都会持续走低,中国金融作为次生行业,主要依托房市和其他消费市场等,短期内难再翻身;\n政策走向上来看,似乎银行的结构化改革和角色转变是大趋势,那么有可能意味着高薪不再和职能转化,追求合规性要求高于追求业绩增长,即将面临至少几年的阵痛期和适应期,是个消极信号;\n行业&企业:纵观这些年来,一个行业衰败了还是很难复辟的,即使可以,也需要很长时间的洗心革面,银行作为走入规范化的疑似夕阳行业,我无法再乘着其上行的风顺势而上,只能接受其下行的风成为温水中的青蛙,选对行业也很重要;\n为什么没有跨行跨部门调动或跳去同业?有想过有犹豫,但仔细想想,我觉得很多问题是结构性问题,是伴随着这个行业而存在的,中国建国来野蛮生长的这几十年,银行业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的,我在等待有所改变的这漫长时光,花在其他行业是不是可能会收获更多呢?就业也像投资;\nCMB作为卷王之王,大家为头部而来,头部不仅是说业务技巧,也是说高薪,如果高薪不再,我是否还要继续卖命?在全员营销的行业,暂且不提能否爬到高层,即使爬到,依旧是高级营销,我是否想做一辈子营销?我真的期待自己变成“他们”其中一个吗?光想想就觉得绝望;\n其他因素:说到银行,蹦出的关键词很多,压抑的职场氛围,情绪病,无能狂怒的领导,变化多端既要又要的考核方案,去能力化去专业化,麻木不仁远离深度思考的生存方式,PUA常态化,监控360度,指标机器,坑蒙拐骗,人性灰色地带,缺乏人情味缺乏温度,无尽指标外还有无尽过程管理,填不完的表格,看不完的网课,考不完的试,规训员工,抹除个性,劣币驱逐良币,垃圾当道,上升通道狭窄,底线越低收获越大……大幅度降薪后,所有的忍耐都变成了唯有忍耐,我找不到留下来的理由。\n \n以上。\n \n#银行离职 #银行工作 #银行辞职 #银行 #银行人辞职 #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