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 | 吴良镛——行万里路 谋万家居

发布时间:2023-04-27 22:01:38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次数:0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经典诵读

“清风传家·廉洁经典”

前 言

 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黑龙江联通纪委把家风建设作为厚植廉洁文化的有力抓手,以“清风传家·廉洁经典”为主题,开展纪检干部诵读活动,通过诵读家风建设先进事迹,引导干部员工感悟传承清廉家风,赓续传统美德,弘扬新风正气,自觉做传承优良家风的表率。

吴良镛

男,汉族,1922年5月出生,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清华大学教授,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协助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主持京津冀城乡空间发展规划、北京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等多项重大工程和科研课题;创立的人居环境科学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等。2012年2月,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12月,获得“改革先锋”荣誉称号,并获评“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行万里路 谋万家居      

出生于1922年的吴良镛,经历过战火纷飞,参与了如火如荼的新中国建设,协助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纵观吴良镛一生,可谓处处不凡、事事争先,而且治学如此,治家亦然。

吴良镛出生于南京,家住城南门谢公祠,南京城的六朝烟水从小就熏陶渐染着他。吴良镛的祖父经营缎业,深知“积财不如积德”,热心于公益事业,冬季办粥厂、夏季发放解暑药,周济穷人。吴良镛至今还记得家中大门的楹联:“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在这样的家风滋养中,吴良镛的父亲工书法、通国学。但是随着祖父过世,家道中落,一家人生活陷入困顿。幸好吴良镛的母亲善于持家,一家人虽然生活拮据,倒也能够维系。家中每个月所得既要购买柴米和其他的生活必需品,还有人情往来的各种应酬,母亲操持安排得井井有条,为此亲友邻里对她格外敬重。

在这种困境中,一家人相互搀扶着一步步走来。吴良镛的母亲对孩子教育特别重视,她常说:“生儿不如我,要钱有何用?生儿比我强,要钱有何用?”她一直告诉孩子们要争口气,要有骨气、奋发有为,不管多穷衣服也要整洁,仪表要整整齐齐,不能让人取笑;要立志向上,要有正义感。吴良镛说,这影响了他和哥哥。幼时感受到的家风,一直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

吴良镛的哥哥吴良铸是一名红色外交家,1959年被派往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商务参赞处。1965年,中国使馆受到冲击,吴良铸留守。考虑到安全问题,家里人建议母亲出面申请以照顾老人为由让吴良铸回来,老太太坚定地说:“不能这样!先有国后有家。”当时外贸部来人慰问,对吴母敬重有加。

后来周总理派飞机接外交人员归国,在欢迎从印度尼西亚归来的“红色外交战士”队伍中,吴良镛的母亲被列为家属首位。周总理从她身边走过,微笑致意。

对每一位母亲而言,最大的欣慰应该是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而且是成为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人才。吴良镛兄弟二人,确实没有辜负老母亲的养育之恩和殷切希望。

“哥哥人品卓越,为人称道,我自幼奉为楷模。”吴良铸对吴良镛影响很大,无论是为人还是求学,都是他的榜样。吴良镛读初中时,哥哥为他补习英文,吴良镛完成功课就直接睡在哥哥的床铺上。哥哥教导他:“读初中就是一个新的开始,要力争上游。”吴良镛说,抗战爆发后,如果不是哥哥带他离开南京到后方,他这一生的经历将很难想象。直到1948年吴良镛出国留学,哥哥还在开销上鼎力资助。尽管时局维艰,一家人在风雨同舟中驶向前方。

哥哥曾给吴良镛画过一幅画,画的是黄山的连理松。连理松的寓意很明显:手足情深。上面题了这样一首诗:“连理扶疏叶正浓,绿阴掩映傲东风。为渠珍惜同根谊,手足深情寄画中。”

诵读者:

驻大兴安岭地区分公司纪检组  高怀涛 

来源:《清风传家》

打赏
凡注明"来源:安吉房产网"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admin】
关键词:
0相关评论

热点楼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