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曾流传这样一个段子:孩子出生时买套学区房,等孩子中考结束后再出售,期间房价上涨所带来的收益,不仅能覆盖孩子整个教育阶段的花费,甚至还有盈余。然而,学区房毕竟是被市场炒作起来的,自然也会存在泡沫,不可能永远保值增值。如今的现实却反过来了——有人干脆先卖掉学区房,等孩子真正需要上学时再买回来,届时可能同样的资金已经能买下两套房了。\n中国的学区房,与国外的本质逻辑截然不同。并不是说哪种更好,而是想说明,它们的保值机制根本不同。在美国,阶层划分非常清晰——有富人区才有好学校。富人居住在富人区,中产有中产社区,底层住在贫民区,区域之间界限分明。正因如此,富人区自然也聚集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公共服务,因此他们的“学区房”实则是“富人区房”,具有天然的保值逻辑。\n而在中国,优质教育资源主要依赖于公立政策的动态调整,这也使得学区划分具有不确定性。展望未来,我的判断很简单:随着新生儿数量大幅下降,炒作学区房的逻辑将逐渐失效。预计到2028年以后,由于适龄入学人数骤减,“学区房炒作者”将彻底退出市场。最终,我们将实现“租购同权”,90%以上的城市会落实租房也可入读当地小学的政策。\n事实上,目前已有不少城市开始推动这一制度,只不过眼下学生数量仍然庞大,租房入学在统筹分配中可能存在劣势。但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最关键的是,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是断崖式的——从1800万跌至900万仅用了几年时间。一旦儿童数量持续减少,教育资源将逐渐出现过剩,学区房的泡沫也将加速破裂。预计再过三四年,这一趋势将逐步显现。\n#学区房 #房产干货 #买房 #幼儿园倒闭 #杭州买房 #宁波二手房 #富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