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耕商业地产5年的从业者,明确说:购买商铺,实地考察是底线操作,没有替代方案。\n核心考察维度给大家列清楚:\n1️⃣ 物理空间验证\n- 实测层高/进深:图纸标注5.8米,实际可能因管道占用缩水至5米,直接影响隔层可行性\n- 面宽比:黄金比例1:3以内,过深的商铺会导致内部采光差、坪效低\n- 柱网结构:过多承重柱会分割使用空间,尤其对餐饮、零售业态不友好\n2️⃣ 动线与可达性\n- 主入口与次级入口的客流分流数据(可蹲点3个时段统计)\n- 电梯/楼梯的通达效率(写字楼底商需关注上下班高峰垂直交通压力)\n- 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动线(实测从停车场到商铺的步行耗时)\n3️⃣ 隐性配套核查\n- 消防设施合规性(烟感、喷淋位置是否影响装修)\n- 上下水/排烟管道预埋(餐饮铺需确认燃气接入条件)\n- 电力容量(美甲、烘焙等大功率设备需提前核算负荷)\n4️⃣ 周边商业生态\n- 3公里内竞品业态占比(避免同质化陷阱)\n- 互补业态分布(比如咖啡馆旁的书店更易形成消费闭环)\n- 市政规划公示(重点查未来3年道路/地铁/学区变动)\n线上数据只能做初筛,实地考察的核心是验证「投资逻辑的可行性」。毕竟商铺的价值,永远藏在图纸之外的细节里。\n#商业街商铺 #转让旺铺 #楼高层及商铺 #商业独栋 #店铺 #商铺投资 #开店选址 #选址 #商业街店铺 #商业地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