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写则空。为促进全校师生的写作水平,特邀请写作型教师王坦老师到我校讲授观摩课。王坦老师以深厚的写作功底和教学艺术为我校九年级学生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作文指导课《嵌套结构—形成两例间的勾连》。


王老师从时间推移、场景切换和变换对象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循序渐进的指导,课内外相勾连、写法指导和写作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写作方面有了新的提升。


王老师的作文指导课也给我们全校的语文老师以新的启迪,作为语文老师,不仅要能讲,还要能写,当我们倾情投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并逐步养成“教学实践-深度思考-持续写作”的专业生活习惯时,我们就让自己丰富而生动的教学实践实现思想与实践的飞跃。

教师听课心得:
葛利娟:
“考场作文五步曲”——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王坦老师今天带学生以名篇为例举一反三地进行了嵌套结构的训练,并在真题演练环节融合了审题、立意的指导,希望孩子们听课有所获,形成良好的架构能力,提高行文水平,愿意写,喜欢写,乐于写,同时又写得出,写得好,写得妙。
刘晶晶:
王坦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让人佩服,更令人叹服的是她能以自己写作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自己写作的经验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以自己的写作成果鼓励学生。给学生们带来了一节素材丰富、底蕴丰厚的作文指导课。
王坦老师坚持写作的专业成长之路也告诉我们:教、研、读、写是语文老师专业成长的四条路径,缺一不可。我们要勇敢迈出写作的第一步!
赵平:
我们经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但是怎么样让学生的写作达到这种效果呢?今天王坦老师的课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比如我们可以合理利用时间的推移,场景的转换,人物的变换等。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王坦老师在讲嵌套结构的时候不仅有方法的引领,还有具体的实践。比如,针对每一种方法王坦老师让学生自己写过渡段,并通过和原著中的过渡段进行对比,让大家进一步意识到过渡段在文章结构中的重要性。这无形中对学生的写作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包括最后一段要能体现或者升华作者的感情等观点,都非常实用。相信学生们听了这节课肯定会有所收获。
谷兰灿:
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王坦老师的作文课中,我进一步理解了语文教学的“有滋有味”,深刻感悟到作文课堂就是教者以自己的热爱唤醒了学生们内心的热爱。
王坦老师讲授自己的写作经历,她带领孩子们用心感悟生活的美好,把这份善意与爱意揉进作文,融入课堂,让孩子明白了语文就是用心感知世界温暖,让孩子们体会到作文就是用文字温暖世界。教育教学本体就是爱,不需言语的渲染,只是以自己热爱之心去做,就可以润物无声。
高艺璇:
王坦老师研究写作多年,总结出一套成熟的作文教学模式。今天的听课,我受益匪浅。她指导学生如何快速而准确地立意,并且将作文拆分成几部分,化繁为简,逐块训练学生的写作。既有成果展示,也有实战演练,整个课堂牢牢抓住学生的目光和兴趣,并用风趣的语言带动课堂气氛,带领学生们上了一节有趣的作文课。学生们课堂表现活跃,这节课对他们来说必定收获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