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空间|爱佑万科童乐园:童梦新启航,爱心佑童心

发布时间:2023-04-28 08:42:26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次数:0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童梦新启航    

爱心佑童心

爱佑万科童乐园系列推送

2023  第

数月升级后,乐园再相逢

经过了疫情考验和试运行后的转型升级,寒冬过后,在春暖花开的的四月,坐落在复旦儿科住院部三楼的爱佑万科童乐园重新开启啦!经过医务社工前期的综合评估和调研整合全院资源进行细致的方案设计,推出融合了医务社工专业小组护理医疗游戏辅导小组和儿科院内外志愿者活动的全新系列活动,旨在满足患儿家庭住院全周期需求的同时,也覆盖医护人员的综合需求,实现医患共济增能,打造儿童友好式病房。

医务社工需求评估显示:许多患儿家庭都有提升医疗认知水平和增强医患交流的需求,患儿有着提高医疗适应和健康认知水平的需求。因此,在童乐园试运营期间,为了满足患儿家庭的系列需求,社工部联合护理部设计了多场医疗游戏辅导小组,在医务社工辅助支持下,覆盖了科普宣教类认知提升类支持网络类医疗适应类小组活动,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活动现场的情况吧:

PART ➀

科普宣教类

☑  肺部理疗我知道

  医疗游戏辅导员科普肺部理疗技巧  

医务社工需求评估发现,外科的不少患儿家长对患儿肺部理疗的方法与技巧缺乏正确的认知,导致患儿的护理不当,影响到患儿的恢复进程。对此,医务社工联合心外科游戏辅导员组织了一场肺部理疗面对面实操科普的小组,帮助患儿家属相互学习、练习肺部理疗的系列方法。小组成员在社工和医护人员的指导和相互练习中逐步掌握了肺部理疗的几大技巧,并能够应用到孩子的日常护理中

PART ➁

支持网络类

☑  重症医学科医患面对面

医患互动游戏和相互沟通 

重症医学科护士向家长科普患儿照料知识

“医生,我想进去看看我的孩子”

“医生,我的孩子在里面到底怎么样了”

“医生,一个月了,我真的很想我的孩子”

“医生,我的孩子还能救好吗”

......

医务社工在临床评估中发现,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每天都能听到患儿家属这样的问题。生病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牵挂,时时刻刻都牵动着家长的心。为了帮助家属更好地了解患儿的状况,增进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医务社工联合重症医学科护理部组织开展了医患面对面沟通小组。患儿家属在社工的带领下和医护人员共同破冰,通过积木沟通搭建游戏相互认识熟悉并缓解惆怅焦急的情绪,探讨正确交流的方法。在护理人员对患儿的病房照料进行了讲解后,由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一起与家长进行了医患面对面沟通,对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答。许多家长表示,沟通后心情放松了很多,应该增多此类的的医患沟通小组。

PART ➂

医疗适应类

☑  打倒病毒

小朋友们在游戏辅导员的带领下绘画  

滑动查看更多

医疗游戏学习班前来童乐园观摩小组  

滑动查看更多

“什么是病毒呀?”“我害怕病毒......”小朋友们这样告诉社工姐姐。

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病毒,只知道那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进入到身体里面就会让自己生病。为了增进患儿对病毒的正确认知,减少对病毒的恐惧,增强打倒病毒、恢复健康的勇气,社工部联合护理部医疗游戏辅导专业组策划了一次特别的“打倒病毒”活动。在社工姐姐和游戏辅导员的带领下,通过专业破冰、规则的共同制定、心中病毒的画像、病毒的科普后,小朋友们逐渐开始认识到病毒并没有想象中的令人害怕,可以凭借自己和医院的力量打败病毒。活动最后,小朋友们把病毒画像装进袋子里,勇敢地拿起拳头将他们打倒在地,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PART ④

认知提升类

☑  红色润童心

护士姐姐带领小朋友听故事、做手工、学手势舞

在社工需求评估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孩子因为生病,已经很久没去过学校,而学校的德育教育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一环。为了补足孩子在院德育教育的空缺,护理部第一党支部组织策划了系列德育课程——“红色润童心”,通过学习革命先烈的故事来提升孩子的道德认知水平和社会责任感,将绘本故事、手势舞和粘土、绘画、剪纸等元素融为一体,让孩子们在互动和欢乐中完成德育教育课程

致谢:

     感谢爱佑慈善基金会对童乐园项目的大力支持!

     感谢护理部医疗游戏辅导专业组的大力支持!

公众号|复旦儿科社工部

编辑 | 熊子钦

审核|傅丽丽 王陈凤

打赏
凡注明"来源:安吉房产网"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admin】
关键词:
0相关评论

热点楼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