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当年的成功之道

发布时间:2023-07-21 10:51:03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次数:0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一、产品服务

恒大在中国拥有员工80000余名,92%以上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拥有中国一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中国甲级资质的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一级资质的建筑施工公司、中国甲级资质的建筑监理公司、中国一级资质的物业管理公司。
恒大扎根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现已在广州、上海、天津、重庆、沈阳、武汉、成都、南京、西安、长沙、太原、昆明、合肥、贵阳、南宁、南昌、济南、郑州、兰州、长春、海口、石家庄、呼和浩特、哈尔滨、乌鲁木齐等全国50多个主要城市拥有大型房地产项目100多个,覆盖中端、中高端、高端及旅游地产多个产品系列,是中国在建工程面积最大、进入省会城市最多的房地产企业。2009年,恒大实现销售金额303亿元。



二、发展历程

从第一个项目奠基到拓展全国50多个城市,恒大地产集团坚持“质量树品牌、诚信立伟业”的方针,实施目标计划和绩效考核管理模式,滚动开发,高效运作,以“规模+品牌”的发展战略形成了企业强大的体系竞争力,使恒大一直保持高速稳健发展,综合实力不断上升,成为全国房地产企业的精品领袖。
1.艰苦创业 高速发展【1997-1999年】
公司成立之初,正值亚洲金融风暴,恒大地产集团逆市出击,抢占先机,采取“短、平、快”的策略,首个项目金碧花园以“环境配套先行”的开发理念,创造了广州昼夜排队购房、日进亿元的销售奇迹。其后,恒大经过三年艰苦奋斗,于1999年从当时广州的1600多家房地产企业中脱颖而出,首度跻身为广州地产企业10强。
2.苦练内功 夯实基础【2000-2002年】
经过三年多的高速发展,从2000年开始,恒大地产集团着力于有效整合资源,规范开发流程,狠抓管理促效益,支持未来发展。在广东地区同时开发及储备多个项目,陆续开发销售金碧华府、金碧新城、金碧世纪花园等多个金碧系列楼盘。2000年,在广州房地产企业排名中跃升至第6位。
3.二次创业 拓展全国【2003-2005年】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发展,恒大地产集团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发展潜力日益凸显。2003年,恒大被评为广东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第1名。从2004年开始,恒大提出“二次创业”的号召,着力实施立足广州、布局全国、全方位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的经营战略。2004年,恒大首度跻身中国房地产10强企业,并在广州同步开发销售金碧翡翠华庭、金碧湾等10多个楼盘,在开发经验、品牌美誉度以及规模实力等方面,初步具备了全国拓展的条件。



4.迈向国际 跨越发展【2006-2008年】
恒大战略性进入广州、天津、重庆、沈阳、武汉、成都、南京等20多个主要城市,拥有50多个项目,规模与品牌取得实质性的跨跃。恒大一流的管理团队和成功的发展模式,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超常规发展,吸引了国际资本巨头青睐。恒大累计在国际资本市场募集资金10多亿美元,已成为中国房地产企业迈向国际化的典范。
5.稳健经营 再攀高峰【2009年至2020年】
恒大已战略性进入广州、上海、深圳、天津、重庆、沈阳、武汉、成都、南京、西安、长沙、太原、昆明、合肥、贵阳、南宁、南昌、济南、郑州、兰州、长春、银川、海口、石家庄、呼和浩特、哈尔滨、乌鲁木齐等全国80多个主要城市,拥有项目150多个,规模与品牌进一步取得实质性的跨跃。
2009年11月5日,恒大于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上市当日,公司股票收盘价较发行价溢价34.28%,创下705亿港元总市值的纪录,成为起于内地、在港市值最大的海外企业。
2010年,公司先后成功发债13.5亿美元,创造了中国房地产企业全球发债的年度最大规模记录,上半年实现销售面积334万平方米,位列全国第一;实现销售金额210亿元,位列全国第二。恒大全年销售金额突破500亿大关,稳居中国房企第一军团,并以超过80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第一。
2016年9月28日,中国恒大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将与不同的独立第三方订立协议,向该等买方出售集团于粮油、乳制品及矿泉水业务中的全部权益,总代价约为人民币27亿元。出售事项完成后,该集团将不再持有粮油、乳制品及矿泉水业务的任何权益。
2016年10月3日,中国恒大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与深深房订立协议,后者以发行A股或现金方式购买中国恒大境内附属公司广州市凯隆置业有限公司持有的恒大地产100%股权。
2017年11月6日,凯隆置业及恒大地产以及公司的控股股东许家印与投资者订立第三轮增资协议。第三轮投资者将按照第三轮增资前3651.9亿元的定价,向恒大地产增资600亿元资本金,占恒大地产经扩大股权约14.11%的权益。三轮增资完成后,投资者合计向恒大地产投入1300亿元资本金,共将获得恒大地产经扩大股权约36.54%的权益,凯隆置业将持有恒大地产约63.46%的权益,恒大地产继续为集团的附属公司。
2018年9月23日,中国恒大晚间公告,恒大集团与广汇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同意在汽车销售等领域开展全面战略合作。恒大集团亦以人民币78.1亿元向广汇集团增资,于增资完成后,恒大集团将持有广汇集团合共40.964%股权并将成为广汇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2020年11月22日,中国恒大(3333.HK)发布公告,在1300亿战投中,1257亿已签订补充协议转为普通股。其中863亿战略投资者此前已签订协议继续持有;394亿已签订补充协议:其中200亿权益由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持有,100亿权益由广州市城投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另外94亿权益由深业集团及其他原战略投资者继续持有,剩余43亿战略投资者的本金已由恒大现金支付后回购。这也意味着,此前外界所担忧的战投赎回压力彻底消除。



三、发展战略

1.第一阶段(1997-2004年):【规模取胜】战略阶段
1997年,恒大确立「小面积、低价格」的发展模式,这是基于当时企业发展战略“规模取胜”而做出的决定,也是当时公司基于对目标市场及市场规模的分析、对目标市场内一般消费者负担能力的评估及可供使用的财务资源估计而制定的。1997年,恒大只在广州开发1个项目;而至2004年,公司开始同时开发十多个项目,公司的员工人数由1997年不足20人急升至2004年超过2,000人。凭借初创阶段持续一致的努力,公司逐步跻身广州房地产十强企业、广东省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第1名、中国房地产十强企业及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十强企业。
2.第二阶段(2004-2007年):【规模+品牌】战略过渡阶段 
2004年开始,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渐趋成熟及竞争日益激烈,恒大转变了原来的企业发展战略。除了实现规模的飞跃,公司开始着重“规模+品牌”的同时发展,以确保持续发展。在规模扩充方面,公司跨越广东省,将地理版图扩充至其它战略性城市,使房地产组合的开发面积从几十万平方米大幅增加至几百万平方米,在此过程中,公司在同时管理遍布全国多个项目方面取得宝贵的经验及能力。在品牌建立上,公司对开发中项目采用规范管理,并开始实施全国标准化运营模式。
3.第三阶段(2007年后):【规模+品牌】标准化运营战略阶段 
自2007年起,恒大继续专注于发展“规模+品牌”战略,为了在全国有效实施这一策略,公司进一步利用标准化运营模式,推进国内迅速拓展。经过多年实践及调整,恒大标准化运营模式在中国各地的运营中已被证实非常有效。


打赏
凡注明"来源:安吉房产网"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admin】
关键词:
0相关评论

热点楼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