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捞债,发发发财!

但果真如此吗?
第三章-万达之过
1、去地产不坚决
上一趴写了万达剥离地产,走轻资产道路,但注意,这是万达商管剥离,不是整个万达系剥离,万达系仍然保留了万达地产集团。
2015年万达地产销售额1512亿元,在刚刚结束世纪割肉的2018年,万达地产业务被压降到540亿元,而两年后,不知是不是受踏空的心理影响,2020年的地产销售目标被定在了1000亿,后面地产发生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
2020年,最后的离场机会,被浪费掉了。
本来万达地产就是给万达广场做住宅配套的,当然这个配套可大可小,可惜贪了点。
而后面我们也知道了别的事,比如地产的某些融资是以万达集团兜底为条件的。
2、双刃剑IPO-珠海万达的掣肘
说到这把可能要老命的刀,得先聊聊这个IPO为啥非搞不可。
当年香港上市公司万达商业(03699.HK,彼时还叫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由于被认为其股价过分低估,启动了私有化退市,并计划回A股IPO。结果后来发生了啥事儿大家也清楚,俺们主人公被卡在中间了。
而重新把万达商管变回上市公司这事儿似乎成了万达的心病。
上市可以实现股权融资和股东变现,没毛病。
上市更可以给万达整体一种正规化的、非私人的、职业专业化的、具备永续经营能力的企业感,换句话说,像是“有编制了”,有编制了,对上对下都好交代,可不就上岸了嘛。
那么,古尔丹,代价是什么呢?
代价就是:万达自持+轻资产合计500个万达广场由珠海万达商管进行运营管理,须由珠海万达商管进行租金收取和管理,大连万达商管无法随时调配;同时珠海万达商管每年超百亿的净利润严格收到管控,只有通过股东分红的方式回哺大连万达商管。
以上两点严重影响到大连万达商管对现金流的调配能力。
3、国民老公

这口锅校长必须也得分一点,过去十年思聪各种角度给公众“展示生活”,其公众形象可能有多种,但绝少不了炫富。
在追求共同富裕的大愿景下,校长的不低调导致公众极容易把万达同首富、土豪这种形象联系起来,而实践一再验证,这种形象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大为不利。
第四章-路在何方
谜底就在谜面上,路只有一条,就是卖卖卖,当然,模式不止一种。
1、大家保险模式-出售项目
今年6月初,上海松江万达广场、西宁海湖万达广场、江门台山万达广场三个购物中心的大股东接连发生变更,由大连万达商管变更为“珠海稳昇”,而珠海稳昇的背后则是大家人寿保险。
这种模式主要是零星出售,保留品牌和经营团队,承诺业绩并进行差额补足,有一说一,对于负债久期无敌长的险资来说,挺香的。
2、出售部分股权
这部分股权,可以是电影,也可以是珠海万达,但肯定是万达最优质的公司,而且大概率要维持老王实控人的角色,否则俺猜人家不干。
真的是几经坎坷。
最后,祝福万达能够乘着促进民企发展壮大的东风,成功上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