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假想:按300亿平方米的城镇商品住宅,折合6亿套计算,其中的5亿套以上,都没有真实的进入二手房交易市场。自己住的房子、或者赚租金的房子,谁没啥事儿闲的真往外卖。同时,还有一大批房子已经彻底丧失资产属性,还卖个屁。置换是最正常的理由。不论是卖旧买新,还是买新卖旧;亦或异地更换。非投资行为的多余房子变现,较多的是继承。这也是正常的理由。当前全国任何一套在出售状态的房子,不论啥情况,以挂牌价格为基础,折让价到一折出售,我就不相信还有什么房子卖不出去。看到一些社会流传,某某地房子挂牌一年二年多久多久的仍然苦苦等待交易,但是价格仅仅是磨磨蹭蹭的抠搜一点一点降。有的房主表述,几百万元的房子已经在过去六个月内降了几十万元,已经赔底掉咯。真想卖吗?打五折试试。其实,卖方心里想的是:一定要以某个价格之上卖掉。实际上,这样的想法通常已经是一厢情愿。这就遇到最大的纠结:卖房的价格低于当初买房的价格,咋整。好一点的是继续自住;在略好一点无负债的房主,继续空置,或者收租。差一点的是,又不住,又要承担较高的持有成本;最差的是,资不抵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