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清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深化物业党建联建 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效》案例入选山东省住建厅物业服务行业文明创建“办实事”典型名单。
临清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一、背景动因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中小城市人口急速膨胀,临清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5.83%,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不平衡的矛盾日益显现。一是党组织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社区党组织缺少组织凝聚服务群众的载体平台,在引导发动党员干部、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小区治理中缺乏有效抓手,组织动员能力不强。二是社区资源整合不到位。社区党组织与驻区机关单位、企业、社会志愿组织等各类组织联建共建机制不健全,统筹调动各类资源服务群众成效不明显。三是居民诉求渠道不顺畅。居民诉求表达渠道主要是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除此外几乎没有其他“民意传输通道”,导致社区居民诉求表达渠道单一不畅,参与治理的热情度不高。
二、基本情况
近年来,临清市以物业服务行业文明创建“办实事”活动为抓手,聚焦“十件实事”,着力构建物业服务行业办实事、解难题长效机制,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向居民小区全面渗透、全域探索,不断擦亮“红色物业”品牌,凝聚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合力,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身边。
三、主要做法
一是探索问题“派单”制度,构建“上呼下应”机制。临清市住建局聚焦群众满意度提升,全力推进“红色物业”建设,牵头成立临清市社区治理党代表工作室,探索实行物业问题调解“派单”制度,依托“党员夜会”、“为民办实事”等平台载体,收集汇总居民意见形成“问题需求单”。经过梳理归纳形成“问题派送单”,分门别类派发到有关职能部门和“两代表一委员”手中,推进问题解决。待问题解决后,将办理情况形成“问题评价单”,在小区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评议,督促有关部门不断提升办理质效。
二是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凝聚小区治理合力。组建成立“党代表+”服务团队,汇聚社区志愿者、街道办事处、物业等多方力量,深入物业小区开展免费理发、磨剪子戗菜刀、修补衣服等便民服务日活动,构建“党建引领+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的党群一体化联动机制。目前,“党代表+”服务团队已走进运河名郡、黑马东方明珠等7个小区展开了便民服务日活动,受到业主的一致认可和广泛好评。

(社区治理党代表工作室驻室接待来访群众)

(开展“便民服务日”活动现场)
三是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强化物业行业管理。充分发挥物业主管部门职能作用和专业优势,组建设立物业科,成立物业行业党委,直接管理41家物业企业党组织。推行物业服务及住宅小区“红黄黑牌”挂牌制度,市委组织部、市创城办、市住建局联合印发《关于实行物业服务企业及住宅小区“红黄黑牌”挂牌工作的通知》,开展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质量综合评价,针对城市社区治理各种顽疾,建立业委会、小区党支部、小区业主对物业服务企业评价工作机制,评价意见作为商议、调整物业服务收费、续聘物业服务企业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倒逼物业服务能力提升。
四是推进“智慧物业”建设,搭建便民服务平台。探索创新“智慧物业”管理模式,以紫金华庭、万豪馨河湾等小区为试点,打造智慧物业APP,为小区业主提供一键投诉报修、家政服务上门、网上缴纳物业费等便捷服务。目前,“盛荣E家”智慧物业APP已架构完成,通过国家版权局和山东省通信管理局登记审批。同时,积极推广消费抵扣物业费新模式,小区业主可通过购物积分进行物业费抵扣,实现“住房不缴物业费”。目前,“盛荣E家”便民超市已完成消费109440笔,累计抵扣物业费49214元,受益业主达4314人。
五是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共建文明和谐小区。开展“邻里夜话·话红色物业”主题活动,组织党员干部、社区人员、网格员利用晚上时间深入社区、小区和楼栋,与居民面对面开展“邻里夜话”,把“话筒”交给群众,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并逐一明确解决措施、责任人和时限,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取得成效
“红色物业”建设以来,全市209个小区全部设置“网格员”,建设示范型、标准型、基本型“红旗驿站”(网格党群服务站)193处,打造“红色物业”示范点5处,万豪馨河湾物业服务中心开辟135平方米的红色物业办公室,建成临清市首家社区治理党代表工作室。创新华润社区“红立方”、济津社区“四步议事法”、银河社区“七心”协力、歇马亭社区“辛事心办”等特色服务品牌,召开物业管理服务联席会、居民议事会、业主恳谈会、纠纷调解会等495次,解决停车难、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1178个。对28家物业服务企业、105个居民小区进行了综合服务评价。55处零星、老旧小区,通过引入公益物业或组建自助物业服务队等方式,实现了物业管理服务覆盖。联合大众网首创“住建看点”栏目,以速度、深度、温度,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来源:临清党建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