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房屋防蚁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各种手段,在房屋建筑中创造不利于白蚁生存的环境,从而达到防蚁的效果。如屋面防水、开放式楼梯间、木质材料不直接接触土壤等。2、房屋建筑不同基础类型抗白蚁效果差异较明显,其中在独立基础中白蚁相对较难生存。 4、药物屏障通常使用对白蚁具有驱避或触杀作用的白蚁防治药剂。 5、采用药物屏障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木柱脚的药物处理范围是贴地端1000mm 长度。 6、采用药物屏障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不需要对木门框整体进行药物处理。 7、采用药物屏障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水平屏障的设置通常采用低压喷洒法。 8、在采用药物屏障技术进行新建房屋白蚁预防时,房屋底层室内管井内壁(中央空调通风管)不应设置药物屏障。 9、采用药物屏障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房屋周围或散水坡药物土壤屏障设置不应在散水坡施工完成后进行。 10、使用浸渍法、涂刷法和喷雾法三种方法分别处理小型木构件,被处理的木构件吸药量和药剂渗透度最多的是浸渍法。 12、在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房屋四周已设置药物屏障不符合白蚁监测系统安装条件。 13、采用白蚁监测控制系统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白蚁监测系统的检查与维护不包括消灭在监测装置附近活动的蚂蚁等内容。 14、采用监测-控制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监测装置宜的安装间距宜为3000-5000mm。 15、采用监测-控制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对混凝土、沥青等硬化地面,当长度大于 5000mm,且厚度大于100mm 时可不安装监测装置。16、采用监测-控制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发现乳白蚁危害的监测装置,在喷粉法处理或投放饵剂后,应每2周检查 1 次,直至白蚁群体被消灭。 17、采用监测-控制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发现散白蚁危害的监测装置,在喷粉法处理或投放饵剂后,应每2周检查 1 次,直至白蚁群体被消灭。 19、采用沙粒屏障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沙粒直径应为1.7-2.4mm。 20、采用沙粒屏障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对于房屋底层非架空板结构的,在底层混凝土板下应全部设置沙粒屏障,沙粒厚度不应小于100mm。 1、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的白蚁危害多集中于底层木质门框、地板及踢脚线、管道夹层或管道井、基础未拆除的木模板等部位。 2、高层住宅产生白蚁危害可能与白蚁能通过分飞传播、人为携带、有适合白蚁生存的空间和环境等因素有关。 3、在房屋防蚁设计中,不宜采用空心砖墙结构或木质材料的部位有卫生间、厨房。 4、行业标准《房屋白蚁预防技术规程》(JGJ/T245-2011)规定,穿越混凝土底板的管道应安装防蚁圈。管道防蚁圈应紧密固定在管道上、安装有管道防蚁圈的部位应全部浇筑在混凝土中。 5、新建房屋白蚁预防工程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工段划分、施工程序、技术措施、安全和质量管理措施等。 6、符合行业标准《房屋白蚁预防技术规程》(JGJ/T245-2011)有关施工管理规定要求的有:及时清除建筑场地内的废旧木质材料、及时整理施工过程中的资料并存档。 7、符合行业标准《房屋白蚁预防技术规程》(JGJ/T245-2011)有关药物和器械管理规定要求的有:白蚁预防使用的药物应符合相关的规定、施药器械应定期检测并不得挪作他用。 8、运用药物屏障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白蚁防治药剂应具备高效低毒、持效期长、环境友好等特征。 9、我国规定新建房屋白蚁预防包治期限不得低于 15 年。由于现行白蚁预防药物持效期较短,可采取安装管网系统进行二次施药、使用沙粒屏障等技术措施来实现。10、在采用药物屏障技术进行新建房屋白蚁预防时,基础墙两侧、无地下室的室内地坪均为药物土壤屏障设置范围。 11、采用药物屏障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土壤垂直屏障设置范围应符合应紧贴基础或底层墙体、应与水平屏障连接、房屋建筑与土壤之间的所有连接部位均应设置等规定。 12、采用药物屏障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土壤水平屏障设置范围应符合应紧贴基础墙的两侧面、在底板下面和四周应保持连续、应覆盖房屋与土壤的所有连接部位等规定。 13、采用药物屏障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木门框、窗框的药物处理范围是贴墙周边、贴地端。 14、采用药物屏障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木质材料药物处理应在加工成型后、涂刷防腐剂或涂料前进行。 15、选择对白蚁有抗性的木料、在白蚁分飞高峰期避免夜间施工、对房屋周边进行动态监控、设置药物屏障等属于房屋装饰装修白蚁预防技术措施。 16、房屋装饰装修白蚁预防使用的药物除符合国家对药物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满足无异味、具显著驱避作用等要求。 17、水平屏障土壤中的药液使用剂量为 3L/m²─5L/m²,如采用 0.1%浓度联苯菊酯处理 20m²土壤,耗用600ml-1000ml的10%联苯菊酯悬浮剂均符合规定。 18、水平屏障土壤中的药液使用剂量为 3L/m²─5L/m²,如采用 0.15%浓度联苯菊酯处理 10m²土壤,耗用1000ml、1200ml的5%联苯菊酯水乳剂均符合规定。 19、水平屏障土壤中的药液使用剂量为 3L/m²─5L/m²,如采用 0.2%浓度联苯菊酯处理 20m²土壤,耗用800ml 、1000ml、1200ml的15%联苯菊酯乳油均符合规定。 20、水平屏障土壤中的药液使用剂量为 3L/m²─5L/m²,如采用 0.125%浓度氰戊菊酯处理 30m²土壤,耗用.600ml、800ml的20%氰戊菊酯乳油均符合规定。 21、水平屏障土壤中的药液使用剂量为 3L/m²─5L/m²,如采用 0.05%浓度吡虫啉处理 10m²土壤,耗用20g、30g的75%吡虫啉水溶性粉剂(假定比重为 1)均符合规定。 22、垂直屏障土壤中的药液使用剂量为 25L/m³─30L/m³,如采用 0.1%浓度联苯菊酯处理 4m³土壤,耗用1000ml-1200ml的10%联苯菊酯悬浮剂均符合规定。 23、垂直屏障土壤中的药液使用剂量为 25L/m³─30L/m³,如采用 0.15%浓度联苯菊酯处理 1.5m³土壤,耗用1125ml -1350ml 的5%联苯菊酯水乳剂均符合规定。 24、垂直屏障土壤中的药液使用剂量为 25L/m³─30L/m³,如采用 0.2%浓度联苯菊酯处理 3m³土壤,耗用1000ml、1100ml、1200ml的15%联苯菊酯乳油均符合规定。 25、垂直屏障土壤中的药液使用剂量为 25L/m³─30L/m³,如采用 0.125%浓度氰戊菊酯处理 6m³土壤,耗用950ml、1000ml、1100ml的20%联苯菊酯乳油均符合规定。 26、垂直屏障土壤中的药液使用剂量为 25L/m³─30L/m³,如采用 0.05%浓度吡虫啉处理 2m³土壤,耗用35g、40g的75%吡虫啉水溶性粉剂(假定比重为 1)均符合规定。27、施工方案、监测系统的安装属于房屋白蚁预防工程中白蚁监测系统施工质量验收内容。 28、采用白蚁监测控制系统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安装后检查次数应根据预防区域内的白蚁种类、白蚁活动情况等确定。 29、采用白蚁监测控制系统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常见对监测装置造成干扰的小动物有蚂蚁、蛞蝓等。 30、采用白蚁监测控制系统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当监测装置内白蚁较活跃、白蚁数量较多时,可喷施粉剂或投放入饵剂。 2、高层建筑(包括钢结构的建筑)不会发生白蚁危害。(错) 3、通过建筑设计把木构件的湿度降到最低限度,可预防房屋建筑白蚁危害。(对)4、沿房屋建筑外墙垂直方向的变形缝位置设置落水管,可遮挡变形缝,防止白蚁在缝隙内筑巢。(错)5、白蚁在独立基础的建筑物中建巢可能性最大。(错) 6、采用药物屏障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房屋建筑基础底面和侧壁土壤完成开挖后,均应用低压喷洒的方法进行施药处理。(错)7、采用药物屏障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砌体墙药物屏障设置的楼层数可根据白蚁危害种类和危害程度确定。(对)8、采用药物屏障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有排水沟的地方应适当减少药液使用剂量。(错)9、在地表-3m 以下的部位,白蚁不容易生存,不需要进行药物土壤屏障处理。(对) 10、预防装饰装修白蚁危害,只要对房屋内装饰部位进行白蚁预防处理就可以了。(错) 11、对装饰装修进行白蚁预防处理时,也要对进出管道进行防蚁处理。(对) 12、白蚁预防包治期限不得低于 15 年,是针对装饰装修白蚁预防工程而言的。(错) 13、在已设置土壤药物屏障的部位安装监测装置,可强化房屋白蚁预防效果。(错) 14、只有大小适宜的沙粒才能阻止白蚁的入侵,因此在采用沙粒屏障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必须严格控制沙粒尺寸以确保沙粒屏障性能。(对) 15、物理屏障法就是将接近建筑物的白蚁驱走或杀死。(错) 1、房屋白蚁预防是指对新建、改建、扩建房屋采取监测-控制、药物屏障、沙粒屏障等技术措施,防止白蚁对房屋造成危害的行为。 2、我国新建房屋白蚁预防服务不具特定性和针对性,属于公共服务范畴,应采用公共供给的方式来进行。3、行业标准《房屋白蚁预防技术规程》(JGJ/T245-2011)规定了采用监测-控制、药物屏障、沙粒屏障等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的相关要求。4、行业标准《房屋白蚁预防技术规程》(JGJ/T245-2011)仅适用于我国土木两栖性和土栖性白蚁危害地区的房屋白蚁预防工程的设计与施工。5、行业标准《房屋白蚁预防技术规程》(JGJ/T245-2011)中规定,在进行房屋白蚁预防过程中,应运用综合治理的理念,并采用环保型白蚁防治技术。6、行业标准《房屋白蚁预防技术规程》(JGJ/T245-2011)规定,房屋建设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情况和白蚁危害情况进行调查。 7、行业标准《房屋白蚁预防技术规程》(JGJ/T245-2011)规定,建筑施工单位应及时清除场地遗留的废旧木质材料和其他含木质纤维素的废弃物。8、房屋白蚁预防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工段划分、施工程序、技术措施、安全和质量管理等内容。 9、水平屏障是为防止白蚁从垂直方向侵入房屋,通过使用白蚁防治药物处理房屋地面下和周边水平方向的土壤而形成的药物土壤屏障。 10、垂直屏障是为防止白蚁从水平方向侵入房屋,通过使用白蚁防治药物处理房屋基础两侧和周边垂直方向的土壤而形成的药物土壤屏障。11、采用药物屏障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无地下室的室内地坪或标高低于-3m的地下室基础底板下面应全部设置土壤水平屏障。12、采用药物屏障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土壤垂直屏障的宽度不应小于150mm,深度应延伸至基础梁以下不少于100mm。13、采用药物屏障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垂直屏障土壤中的药液使用剂量应为25L/m³-30L/m³。14、采用药物屏障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土壤水平屏障的深度不应小于50mm,外墙外侧地坪(散水坡)下宽度不应小于300mm。15、采用药物屏障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水平屏障土壤中的药液使用剂量应为3L/m²-5L/m²。16、采用药物屏障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入户管道入口处的混凝土下应设置水平屏障,并应沿管道设置距混凝土板不少于300mm深度、150mm半径宽度的垂直屏障。17、改建、扩建、翻建、维修房屋采用药物屏障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应沿基础墙体两侧设置药物土壤屏障,水平屏障设置深度不应小于50mm,宽度不应小于300mm。18、采用药物屏障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对房屋建设施工过程中难以拆除的木模板,可采用涂刷法或喷洒法进行药物处理。19、采用药物屏障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施工验收应分为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两部分。 20、白蚁监测控制系统一般由监测装置、检测装置、白蚁灭杀药剂及辅助工具等组成。 21、监测装置是指装有饵料,用于监测白蚁活动的装置。 22、采用监测-控制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监测装置宜安装在距离房屋外墙500-1000mm的土壤中;有散水坡的,宜安装在距离散水坡100-500mm内。23、采用监测-控制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对混凝土、沥青等硬化地面,当长度小于5000mm,可在其边缘安装监测装置。24、采用监测-控制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未发现白蚁的监测装置,一年内对乳白蚁危害区的检查次数不应少于4次,而对散白蚁危害区的检查次数不应少于2次。25、采用监测-控制技术进行房屋白蚁预防时,发现白蚁的监测装置,对于乳白蚁危害的,应每1周-2周检查 1 次;对于散白蚁危害的,应每2周-4周检查 1 次。26、生态法预防白蚁的措施有物理屏障法、改变地基及四周土壤的 PH 值、选用抗蚁绿化树种等。 27、用于构筑白蚁物理屏障的材料有沙粒、不锈钢网、金属和塑料挡板、防水薄膜等。 (1)房屋应做好通风、透光、防潮、排水设施,且连接房屋外墙的路面和其他地表面应有散水坡。(2)房屋的屋面应做好防水。屋面蓄水或绿化时,应防止积水下浸。屋顶沉降缝的遮掩面,应设计成两边侧向拱起的倾斜坡度。(3)无地下室的房屋底层使用的木质材料不得直接接触土壤。与土壤接触或在白蚁防护屏障下部的建筑材料,应具有抗白蚁性能。(4)卫生间、厨房和其他有上下水管的部位,不宜采用空心砖墙结构和木质材料。(5)底层楼梯间不宜封闭,通风不良处不宜作为贮藏室。(1)检查是否有白蚁聚集、聚集的白蚁种类和聚集数量;(4)调整松动、积水和遭破坏的监测装置的安装位置,重新安装;(5)清除监测装置四周的灌木、杂草,清除监测装置内的泥土、树根、草根等;(7)根据房屋四周的土壤、绿化等环境发生的变化,调整监测装置的安装位置或增减监测装置的数量。4、 房屋白蚁预防药物屏障施工质量中间验收的内容: (3)发现白蚁防护屏障的预防效果降低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