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二圈层(天府新区+近郊五区):供应过剩,价格战惨烈
1. 天府新区:概念透支,二手抛压大
- 现状:2025年4月挂牌量较半年前增长12%,投资客集中抛售。
- 案例:南湖板块某次新盘(房龄3年),2023年挂牌价2.2万/㎡,2025年降至1.6万/㎡仍难出手,同小区在售房源超50套。
2. 近郊区域(龙泉、温江等):刚需“捡漏”区,但站岗风险高
- 成交主力:总价70–150万房源占69%,套三户型占比45.2%。
- 典型问题:
- 龙泉大面板块次新房(如世茂城),单价1.1–1.3万/㎡,但配套缺失(地铁远、商业未落地),成交周期长达6个月。
- 温江光华新城部分楼盘因库存高压(去化周期26个月),开发商直接降价20%,导致二手跟跌。
🏠四、产品分化:总价越低越好卖,豪宅反而坚挺
- 刚需降级:100万以下房源成交占比增长最快,主因是新房门槛提高(高新区120㎡总价350万+),挤压刚需转向二手。
- 改善韧性:200–800万总价段占比小幅提升,如金融城88㎡三房户型因稀缺性,单价超5万仍快速去化。
- 远郊大户型“踩踏”:青白江120㎡以上房源,因本地客群购买力不足,挂牌价普遍低于5000元/㎡,跌幅最大。
⚠️ 五、风险与机会:买错板块可能站岗多年
1. 高危区:
- 远郊非地铁盘:如新津花源镇某盘,2023年单价1万,2025年跌至6000元/㎡,流动性枯竭。
- 投资客扎堆板块:天府新区麓山、视高,二手存量激增,价格踩踏(如朗基紫境府同户型两年跌25%)。
2. 价值洼地:
- 主城“性价比”次新:成华区二八板块(如青秀未遮山),单价1.8–2万/㎡,地铁+商业成熟,价格倒挂周边新房(3万+)。
- 二圈层地铁小户型:双流华府板块60㎡地铁房(如中海右岸),总价80–90万,承接高新外溢刚需。
💎 总结与行动建议
成都二手房市场已进入“核心资产保卫战”阶段:主城区买的是保值,二圈层买的是代价
主城区买家:紧盯学区+地铁双加持房源,老破小只选总价<100万的(流动性强),次新盘关注2T4以下梯户比产品。
二圈层买家:只考虑已通地铁、二手挂牌量稳定的板块(如郫都犀浦、龙泉大面核心区),总价控制在150万内。
卖房业主:若持有远郊或二圈层非地铁盘,趁当前成交量高位尽快出货;核心区次新可观望,政策宽松下仍有上行空间。
#买房避坑 #购房 #买房必看 #成都二手房 #买卖攻略#成都房价 #买房建议 #新手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