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潮将至!
6月4日,成都购房通发布的数据,二手房挂牌20万套。
原因是什么?我们逐一来剖析一下,从而希望给大家一个好的建议。
1、20万套的主要来源,我们大致推演下数据。
(1)20万套,户均100,2000万平米,成都从2016年开始限价,2017年开始限购和摇号。但2017年之前呢?2004年-2016年成都成交一手房2.84亿平方米,2017-2023年成交1.56亿平米,合计4.4亿平米,如果把2004年以前的存量房产,按照1000万人口的估算,人均10平米,2亿平米,合计6.4亿平米。挂牌2000万平米占比为:3%。
如果这个数字继续增长,我们粗放的估计为40万套4000万平米,那么比例就是6-7%。这个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因为去年已经卖了15万套,截至5月底本年度已经卖了10万套。
目前成交趋势是下行的,但成交的绝对数还是不低。
所以,大概6-7%的房子拿出来集中卖,肯定是二手房业主集体对市场形成了一个趋同的认识。
(2)把自己房子挂出去卖的,肯定不是不是自己必须住的,就是至少是二套房。所以,笔者认为,极限峰值在20%(平均一个小区有20%的业主是空置的要卖掉),就是120万套,就是1.2亿平米,2022-2023.5,已经消耗了15万套,在挂牌的实际数量在25万套,这就是40万套,2016-2023是集中换房的阶段,就是小变大,2016年-2021年我们没有数据,估算平均每年6-8万套,大概就是50万套。
所以,已经成交(15+50=65万套)和挂牌的量(25万),90万套,还有30万套的挂牌量。如果房屋上涨预期看空的话,那么未销售的极限量在55万套,5500万平米,如果年度去化1500万平米大概需要贯穿3-4年的时间。
3、挂牌的目的
(1)价格判断差不多了,假如再等等,还能涨几千,估计不会挂牌的。
(2)持有成本、经济压力以及房子本身会折旧。
(3)简单的置换需求。
(4)怕房价走低、踩踏、先出手。
(5)这个跟炒股差不多的,觉得赚得差不多了。
(6)卖跌不卖涨,跟买涨不买跌,是两个反方向。
(7)目前的新房趋势,担心在成都核心区域买不到、或者以后代价更大,所以着急置换。这个叫置换需求的迫切性。
4、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出现?
(1)积攒的力量,就是攒得差不多了。6.4亿平米,按照2000万人口,人均30平米了,很多人没有房,所以有房的人均40-60平米,所以要卖掉一些、多余的房产。
(2)市场的不确定性。现在开发商着急缩表、控规模、去库存、减负债,金融机构谨慎进入楼市、甚至逐步撤出楼市,因为赚钱的机会太少反而风险项目多。所以,房屋持有者肯定也要思考这个问题,一个局内的系统性,谁能独善其身呢。
(3)政策的不确定性。目前对于楼市,是救还是放,目前的情况还是在鼓励真实需求,继续反对炒作,有放又有控,所以,支持炒作、大涨的可能性不大,反而在市场稳定之后,可以能出台更加有利于支持财政收入的政策譬如针对多套房屋的人。
(4)正常的市场迁徙奠定了一个基数,但不会导致井喷,很多人还是希望能够从账面价值变成实际货币,现在经济压力大的人多。
说白了,就是跑路型、置换型、压力型,三路人马撞到一起了。
但庆幸的是,一手房的供应平均成交面积是130平米,所以,另一批需求者(即刚需),在新房那里找不到合适的房子,毕竟新房户型大、单价高、总价高,所以,二手房的成交面对的是一批购买力相对弱的刚需,因此在堵车的路上,二手房的价格下降压力陡增。
5、该怎么办?
(1)从购房者的角度来讲,可以更加从容一些吧,多选选、多砍砍。
(2)从卖房者的角度而言,要对自己的房产进行多方位评估,就是不要一刀切地去判断。有些房子会卖便宜,有些房子差不多,有些房子再不卖可能更低也卖不出去。无非就是这三个状态,所以,不能听不专业的中介忽悠,利用信息不对称,导致近期损失或者远期损失。
(3)当潮流来了时候,我们是无可奈何的,如果要行动,只有尽量减少损失,所以在不能违背大势的情况下,尽量让自己头脑更加清晰一些,不要慌。
(4)一手房的供应冲击,在未来一年和一年半内,不会有的,所以,二手房基本会驰骋于刚需这个客群的市场,这个市场本来就是市场的主流,如果改善占30%,70%还是刚需,所以,不用担心没有人买,只是目前整体的卖房预期还没有下来,所以,以价换速度,是个不错的选择,整体的量需要去化3-4年,如果争取尽快出手,这个资金的机会成本也要计算在内,一样把降低的价格找补一些回来。甚至通过置换买到有空间的好房子,也可以达到目的,当然这个要量力而行和精准选择。
(5)置换的迫切性大可不必,大家可以看看最近号内发的文章,有个核心观点就是,主城区的改善项目会加大供应,而改善客群的力量在消耗且不易再生,另外,政府会继续控制价格。
笔者的朋友在新川有个房子,地铁口上,2020年交房,所以笔者建议他不要着急,因为这个项目附近都在修140往上的大房子,这个产品未来在这个位置稀缺,所以单价还有一定上浮空间,并且新川的基础房价被改善盘拉升到3万以上的水平,现在按照2.3万卖了相当可惜,除去税费的影响,再等个两年,2.7万左右可以出手,每年涨个2000,按照110个平米,就是每年20万。
另外一个朋友,在老城有个18年交付的小户型,目前想靠教育配套单价30000卖掉,短时间卖不掉,就暂时先租出去,因为出租很快,靠近人口稠密的区域还有大学,那么就先租出去也可以,能够获取一部分价值。并且,小区再过个3年,还算是次新房,不是老房子。如果三年以后,还是不行,到那时就认了吧,可以笃定的是三年以后,单价肯定不会比现在的2.7万可以快速出手的价格更低。
很多人持有房子,基于一个大势的判断,但如何持有和出手,还是要系统的分析,这样才能避免踩踏乱卖、或者没有意义的持有。当然,如果极其特殊因素发生的时候,我们也要坦然接受,以前赚了200万的房子,不幸只赚了100万,也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