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0经验小白,我在2022年6月买了人生第一套房
今天想分享下当时的真实经历,希望能给准备买房的朋友一些参考。
1、一定看好「楼栋位置」
刚开始看盘,销售告知我两室户型只剩顶楼和1楼。我详细询问了“楼王”的信息,但对楼层不太满意,决定再看看。刚离开售楼处,还在回家路上,销售就打来电说,另一栋楼刚空出一套3楼的房源,比楼王的顶楼的价格更便宜。
我觉得有蹊跷,没有立刻决定。回家后,特意咨询了熟悉该楼盘的朋友,才知道那栋楼位于小区边缘,窗外正对一片废弃厂房,所以不太好卖,价格相对低。
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楼王”的顶楼。入住后发现,虽然楼层不是最理想,但楼栋位置在整个小区中确实相对优越,问题更少。
2、贷款方式自己拿定主意
在看另一个小区时,销售极力推荐纯商业贷款。当时我看中的房源需要贷款60多万,按当时的政策(单人最高贷50万),我得办理组合贷。我的公积金是异地的,手续会麻烦些(需回缴存地办理),但并非不可行。可是销售反复劝说办理商贷,说手续简单,声称“利息差异不大”,还能省去异地奔波的麻烦。
最终,我没有在那个楼盘购买,也坚持办理了组合贷。但销售如此极力推荐商贷方式的原因,确实值得购房者谨慎。
3、楼层选择要坚持想法
最后我购买了万科的顶楼房源。后来和邻居交流才得知,在我购买时,虽然两室房源紧张,但仍有邻居稍晚于我,却成功选到了中间楼层!回想起来,当时自己想法不够坚定,这点其实有点后悔。
4、同一栋楼价格差异挺大
入住后,在业主群里聊起购房价格,发现同一栋楼不同房源的价格差异有时出乎意料。比较意外的是,部分好楼层的成交价甚至与稍差楼层相近,或者更低。
我推测,最终成交价可能与当时的购房政策、市场热度、付款方式、沟通讲价等多种因素相关。我们小区开盘时正值市场高峰期,早期购买的业主价格普遍较高。后期市场有所调整,像我这样稍晚购买的,价格相对处于阶段性低位。
买房三年,有遗憾,但心态也平和了。
第一次买房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分享这些亲身经历,希望能为准备买房的小伙伴提供一点参考,少走些弯路。愿我们大家都能找到心仪的家,开启理想的生活!🏠
@日常薯 @生活薯
#第一次买房 #热爱生活 #避坑指南 #记录真实生活 #女生买房 #换个角度看我家 #家是我的能量场 #日常生活碎片 #家居家装日常 #内容过于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