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太多“深圳房价暴跌”“二手房抛售潮”的帖子,作为在深圳看房2年的“过来人”,想说:别被焦虑带偏,理性看待才重要!
👉 波动真相:不是普跌,是“分化”更明显了
• 核心区(福田CBD、南山科技园)优质次新房依旧抗打,名校学区房报价稳中有升,毕竟“地段+资源”硬通货属性还在。
• 远郊盘(坪山、大鹏部分区域)确实在降价,有的小区挂牌价比去年跌了10%-15%,但成交周期依然很长,想捡漏得慢慢淘。
• 老破小两极分化:带学位的老小区还能卖上价,没电梯、无配套的“老破大”成了最难出手的“硬骨头”。
👉 刚需党:现在是“上车窗口期”吗?
如果你是自住,现在看房真的有优势:
✅ 议价空间变大了!之前业主说一不二,现在能坐下来谈价,部分房源能砍3%-5%。
✅ 选择变多了!二手房挂牌量增加,不用像去年那样“抢房”,可以慢慢对比户型、挑楼层。
✅ 政策有红利!首套房利率降到4.0%左右,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刚需月供压力小了些。
⚠️ 但别盲目跟风!首付不够硬凑、月供超过家庭收入50%的情况,再便宜也别碰,压力会很大!
👉 投资者:想靠买房“躺赚”?清醒点!
• 别信“短期套利”的说法!深圳二手房交易税费高,持有不满5年增值税+个税能占总价5%以上,短期买卖基本赚不到钱。
• 优先看“流通性”:小户型(70-90㎡)、近地铁(步行10分钟内)、带基础商业配套的房子,以后想出手更方便。
• 警惕“新房营销套路”:远郊盘送装修、送车位的背后,可能是开发商资金紧张,一定要查清楚房企口碑和交房时间!
💡 普通人买房建议:
自住看“需求匹配”——通勤时间、学区、生活便利性比价格波动更重要;
投资看“长期价值”——别赌规划,优先选已经落地的配套(学校/地铁/商业)。
深圳楼市早就过了“闭眼买都涨”的时代,理性筛选才是王道~
#深圳楼市 #深圳买房 #房产干货 #刚需买房 #深圳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