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总以为,关系里的用心是能被感受到的。你真诚、体贴、主动,对方总会被打动。
但后来经历过一些事情之火我逐渐意识到一个很现实的事,光是“对他好”远远不够。
甚至有时候,你越体贴,越小心翼翼,关系反而越不平衡。我不是说要故意冷淡,也不是教人玩心计,而是慢慢看懂了一个规律:真正被在乎的,不是那个付出最多的人,而是那个让对方投入最多的人。
换言之,感情里,付出的一方其实往往更动心。
我有个朋友谈过一段感情,刚开始她什么都愿意为对方做,微信秒回、下班顺路送饭,周末提早到男生家帮他收拾东西。她觉得这样是认真,是靠谱。可到后来,她明显感觉到对方越来越不在乎她了。
不是那种突然变心的冷淡,而是那种“你一直都在、我无需努力”的松懈。她跟我讲这段经历时,只有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她说:“我从来没让他费过劲。”
她不是没魅力,只是从一开始就把自己放在了“提供情绪价值”的角色上,而从来没让对方承担过什么。
而人,是很容易对自己“投资过”的东西产生依赖感的
感情里最聪明的做法,不是让自己做得多好,而是让对方有机会为你做点事。哪怕只是让他接你一下班、帮你带点东西、陪你做一次决定。都行。
这些事看起来不大,但过程里,他需要花心思,需要判断你的反应,需要思考你的感受。这样一来,他的情绪就主动参与进来了。
很多人以为,这样是不是有点“引导性太强”?其实不是。你不过是在留一扇门,让对方有机会靠近你。如果你总是体贴地替对方设想一切,不让他麻烦、不让他花力气,其实你也剥夺了他参与这段关系的机会。
就像有时候,我们反复回忆一段感情,不是因为那个人多优秀,而是因为在那段关系里,我们曾经花了很多力气。
你知道自己努力过,所以你放不下;他为你做过事,也才不舍得。所以现在的我,如果真的喜欢一个人,我不会再“什么都自己扛”。
我会允许自己偶尔示弱,也会不那么怕麻烦对方,甚至,会主动把一些事情交给他处理。不是为了索取,而是让他参与。亲密关系的建立,不是靠谁做得多完美,而是靠“一起参与”的过程。
人只有在“做”里,才会慢慢生出情感。如果你也总觉得感情里自己太用力、对方太轻松,不妨想一想,是不是你一直都没让他付出过?
付出的那个人才会有归属感,这是感情最朴素、但最真实的规律。#亲密关系 #男女交往 #情侣 #夫妻相处 #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