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相和歌辞篇名。
陆时雍:“梁诗妖艳,声近于淫。倩妆艳抹,巧笑娇啼,举止向人卖致。”
梁简文帝萧纲《答新渝侯和诗书》:“垂示三首,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跨蹑曹左,含超潘陆。双鬓向光,风流已绝;九梁插花,步摇为古。高楼怀怨,结眉表色;长门下泣,破粉成痕。复有影里细腰,令与真类;镜中好面,还将画等。此皆性情卓绝,新致英奇。故知吹萧入秦,方识来凤之巧;鸣瑟向赵,始睹驻云之曲。手持口诵,喜荷交并也。”
“三妇艳”,在古代乐府诗中频繁重复出现,成为富贵之家的象征,积淀成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符号——表现平民疾苦和反映富贵之家奢华的乐府诗同被收录在相和歌辞中,这就形成对比鲜明,反差极大的两幅画面。
昭明太子有《三妇艳》,陈后主叔宝更作有十一首之多。
古诗《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的后段,都有大妇、中妇、小妇等辞。《三妇艳》即专取此古诗的后六句为式。亦省作“三妇”。 何焯曰:“然则三妇艳‘艳’乃是曲调,犹昔昔盐‘盐’字,非艳冶也。” 一般为五言六句,形式较固定。“大妇 ,中妇 ,小妇 , , , 。” 词牌中三姝媚调名源于古乐府三妇艳。双调,94字,仄韵。
#文字 #文学 #诗句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