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有几个方面需要理清
1. 【关键前提】美人无骨(天总)在售卖前就多次明确说明:这件衣服会起球。这一点从未隐瞒,直播中都有强调。
知情权是基础,接受与否本是消费者的自由选择。
2. 【测评的焦点偏差】测评指出‘起球’问题本身没错。
但争议在于:测评是否刻意忽略了‘博主已提前告知’这个重要事实?将卖家主动说明的特性,单独拎出来作为“质量缺陷”来批判,这种评价方式是否公允、全面?这恐怕才是大家讨论的核心。
3. 【粉丝为何发声?】
作为天天的粉丝,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诚实告知了缺点的博主,因为买家已知的缺点(起球)而被集中攻击,且测评中疑似存在打湿衣物等非正常操作
这种情况下,粉丝指出“博主已提前告知”这个被忽略的事实,指出测评方法的疑点,是希望讨论回归事实本身,而非无脑护主。(具体看p2)
4. 【沟通需要基于事实】“发毒誓”解决不了任何疑问。
大家摆事实、讲道理,希望的是有理有据的回应和澄清
回避这些核心问题,用情绪化的方式转移焦点,对解决争议毫无帮助。 (p345)
关于测评方提出的‘衣服问题’,还有一个关键细节值得讨论
(p678)
测评方自己承认 在发现衣服存在某些问题时并没有选择先联系品牌客服进行沟通或售后
其给出的理由是:‘怕耽误事’(意指耽误测评进度/发布?)
这个操作逻辑令人费解
1. 【流程合理性存疑】*如果真如测评所说 是为了揭露问题、提醒消费者
那么发现问题的第一步,难道不应该是尝试通过正规渠道(联系客服)寻求解释或解决吗?
这是普通消费者维权的正常流程。直接跳过这一步进行公开批判,是否过于草率?是否能全面反映真实的品牌售后态度?
2. 【‘耽误事’ vs ‘负责任’】作为标榜‘客观公正’、‘为消费者把关’的测评,怕耽误事’而放弃核实与沟通,这种优先考虑自身效率而非信息准确性的做法,与其宣称的初衷是否自相矛盾?
测评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经过审慎核实、流程规范、信息全面的参考信息。
跳过关键步骤(联系客服核实)、回避核心质疑(用情绪代替事实),这样的‘测评’,其参考价值和公信力难免会打折扣。
总结:我们支持客观测评,但也呼吁测评应基于完整事实、采用合理方法。粉丝的初衷是希望被忽略的关键信息(提前告知和可能的测评偏差得到正视,让讨论更理性、更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