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walk #宁波 #东钱湖 #韩岭老街 #记录我的生活
韩岭古街简介
韩岭市在东钱湖南隅,面湖背山,腹地广深。陆路官衢大道直达象山港畔,且与赤堇、塘溪陆路纵横交错;水路经东钱湖与鄞东南各塘河舟楫通航。官员或客旅及商贾城乡往来,水陆交用,交通便捷。象山的农渔畜禽产品运到韩岭交易或中转,远山区的竹木薪炭、山货土产到韩岭来销售,甬城的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经过韩岭运往山区和滨海。于是韩岭成为城乡的物资集散中心,是鄞东南农工商贸易大集市,故称“韩岭市”。南宋名相史浩曾亲莅韩岭察访,留诗为记。韩岭市历史久远,经宋、元、明、清直至民国迭次兴旺扩市,闻名遐迩。
韩岭老街掘起于南宋初期,形成时有商铺百余家,多种行业覆盖,规模宏大,名播州、县,称“浙东第一老街”。街道从龙门桥头至下步滩湖滨,全长600余米,路面都用鹅卵石铺砌。两边店铺是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内外柜台和排门装置,排列整齐,古朴典雅。整条街道分上中下三段,上街是零星小杂货铺和手工业工场(坊)为主体,实力较弱。中街是韩岭老街的精华,店铺实力雄厚,卓有信誉的祖传老店、名店,如“养生堂”、“介寿堂”的国药铺,“施乾泰”、“金长顺”的南北货,“合利”、“万顺”的鲜咸水产店,“元成”、“泰和”的肉店等都是著名老店。很多商号旨在保障供给,信用经营为店规,现销和赊销平行,平时放账,节期(端午、中秋、年终)收账的方式,赢得乡民的信赖,因而中街是韩岭老街的商贸基石。有名的医生均在中街坐堂,明初兵部尚书金忠、白云公金华的两座金氏门楼在中街东边,金字辉煌。下街在桠杈桥头以下,溪流把街道分为两边,多种行业并列,每逢集市,熙熙攘攘,人流如潮,吆喝声、唱价声、呼喊声、打铁声,形成一片繁荣的乐曲。因此下街富有近代农工商贸易的特色。
韩岭,坐落于福泉山与金峨山两条余脉所形成的峡谷喇叭口中,2020年4月19日,入选第六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名单。
韩岭历史源远流长,据传早年有韩姓居此而得名,被誉为“浙东第一古街”,据考证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东钱湖疏浚后已有居民。南宋丞相史浩(公元1140年)经韩岭去祖居下水村时,留下《东湖游山》一书中就有“中有村号韩岭,渔歌樵斧声相参”之句。在此后的几百年里,韩岭曾是宁波市区连接象山港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水陆转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