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风月场上有“扬州瘦马”风靡已久,也为现代人所熟知,其实历史上这个时期与扬州瘦马齐名的还有另外三类小娘子,分别是西湖船娘、大同婆姨和泰山姑子。
正所谓:扬州瘦马腰肢细,西湖船娘臂轻摇,大同婆姨门叠户,泰山姑子善坐莲。
大同的姑娘,有着北方人独有的丰腴美丽,并且在大同的风月行当有“坐瓮”一说,即在女孩八九岁时便开始坐在酒缸口上,经过长期训练女孩的臀部不仅异常丰满,还能练就灵活的骨盆,可以随心摇摆,既所谓“媚功”,大受烟花客欢迎与喜爱。
而江南水乡,盛产温婉如玉美女子,身段窈窕,才艺出众。隋炀帝开凿运河时特选1000名美貌宫女,身着华丽衣饰,赤脚拉纤,场面香艳。此行为令妈咪们找到了新商机,她们把游船改成闺房样式,内里装修古典风雅,风流恩客们可以一边在船上听风赏月,把酒言欢,一边随着船身在西湖上轻柔荡漾,沉醉于江南美人温柔乡,公子且看,这水波微澜,佳人微醺,最是助兴。
然而,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无限商机,另一个更新颖的玩法出现了,它更符合男人对于禁忌感和反差感的追求与期待,“泰山姑子”的出现几乎横扫业界,令到大同姑娘和西湖船娘瞬间失色。
泰山自古香火旺盛,游客无数,由此应运而生一套完善的衣食住行配套产业,山脚下还形成了一个热闹的商圈。山中苦修,多有烦闷或欲望难耐之时,如此便有人甄选年轻貌美青楼女子,cos成装扮朴素清雅的修行尼姑,专业老道的待客手法与禁欲的外表形成了鲜明反差,颇有种矛盾且迷人的气质。除去男女之事,泰山姑子们亦经过专业训练,能同客人们悟禅论道,这令人们在山中流连忘返,堪称一种新型的“修仙”体验。
搞笑的是,泰山原本崎岖险峻,难以攀登,许多男人往往半途而废,自打泰山姑子这一名号打响之后,山脚下原本望峰兴叹的男人们再也不顾山路艰险,纷纷勇攀高峰,只为一睹姑子们的芳颜。有史为证:“泰山姑子,著称于同、光间。姑子者,尼也,亦天足,而好自修饰,冶游者争趋之。顶礼泰山之人,下山时亦必一往,谓之‘开荤’。”
#历史 #历史文化 #历史笔记 #历史那些事儿 #历史知识 #人文历史 #历史故事 #人文历史趣发现 #历史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