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n本人35岁,原TOP20房企客研总监,毕业即入行深耕地产10余年,去年从开发商离职,心路经历了刚离开的快乐、快乐后短暂平静,随即而来的就是漫长的焦虑期。期间对很多行业做了解,如充电桩、光伏、物业、养老等。最后通过了大半年的阵痛,摸索选定了养老行业,并成功上岸\n地产人的标签\n高学历、高执行、高抗压、强沟通、高内耗、高薪水,每个人都是体系里的精密一环,越来越机械化,慢慢丧失了自我\n商务应酬、酒桌文化、“夜总会文化”、人情世故,对比其他行业,软技能极强。无论职位高低,电脑、手机随时待命,没有假期,没有生活,在地产快速发展期成为常见现象\n管中窥豹,地产行业惨状\n前段时间,一位曾经的同事,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加班过程中突发脑溢血,人就这样没了,才35岁,东大研究生,未婚,在他身上有很多优秀的标签,可是……哎,可悲可叹。所以地产真是一个高危行业,常年深耕的同仁一定会有很多共鸣\n另外一个就是前前东家,南京本土企业,一位非营销线同事,管理岗,服务公司十年以上,不久前也被裁员了,以前都认为像他这种和公司同步发展的老员工,一定是能在企业终老的,万万没想到也没躲过裁员宿命\n现在没被裁员的也是一个顶三个,工资还下降40-50%,工作压力极大\n市面上少有的国企,央企岗位,也都是几百比一的竞争,通过率极低。就算有幸通过,也不能像其他行业那样保证稳定,往往很多都是作为背锅侠招进去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混日子。对行业没有了期待和憧憬,职业规划充满了被动\n自我感受,个人建议\n跳脱出来\n如果工作依然极度内耗,严重影响家庭生活和身心健康,那么应该勇敢断舍离\n人生的长河,工作也仅仅是部分旅程,关爱家庭和自己的身心健康更加重要\n地产已经进入夕阳通道,所以趁早跳出来,探索新领域,开启新的职业生涯\n如果还不想跳出来该怎么办\n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行业或政府支持的行业,去学习一项新技能,技多不压身\n空杯心态,以兴趣为基础开展副业,拓展破圈,多参加社会实践\n不断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深度思考能力,持续破圈的能力\n最后,送给曾经或现在仍然迷茫的地产人,当然也是送给自己的一句话\n很多时候,那些曾以为很难跨过去的坎,都会在某天悄悄的跨过去\n余生很长也很贵,身体最重要,千万别和自己过不去\n拥抱变化,多运动,以饱满的状态,强健的体魄去开拓新的人生#地产人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