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判断西安房价还将继续探底

发布时间:2025-07-12 23:34:42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次数:0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为什么我判断西安房价还将继续探底

为什么我判断西安房价还将继续探底

近年来,西安的房价已连续19个月下跌,尤其是第三代住宅的二手房市场,陷入“有价无市”的困境。很多人期待市场企稳反弹,但我认为,这波调整仍未见底,并可能延续至2027年甚至更久。为什么我敢这样判断 一、买房的本质是投资和刚需,但如今“供远大于求” 房子从来不是单纯的居住工具,它背后是资产配置逻辑。但现实是: 从2021年起,西安房价开启长周期下跌,房产投资逻辑已被打破。 库存高企,多个区域去化周期超过20个月,很多项目靠打折才能勉强出货。 居民信心持续下挫,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导致市场更加冰冻。 在这样的环境下,投资属性基本失灵,刚需也在“能拖就拖”,因为明知道未来更便宜。 二、西安高校虽多,但真正“留得下”的年轻人太少 西安常被称为“大学城”,但数据告诉我们: 每年约有40-50万毕业生,但仅约30%留在本地发展。 近年来西安人口净流入明显放缓,甚至有回流三线县域的趋势。 本地工资中位数低、产业支撑弱,导致大量年轻人选择“躺平”而非置业。 更何况,放眼全国,2035年前,每年都将有1000多万大学生走向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焦虑蔓延,年轻人不敢结婚、不想生子、也不敢买房。 三、政府出手的目标是“保交楼”,不是“保房价” 这轮楼市调整中,政府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 核心目标是“保交楼、保稳定、保民生”,不是重启“房价上涨的神话”。 多数政策都属“温水煮青蛙”式托底,比如优化限购、降低首付、给予契税补贴。 没有刺激房价暴涨的政策,也没有大力度托底房价的财政空间。 在中央“房住不炒”的大方向下,房价托底将靠市场自我出清,不是政策强拉。 四、从宏观视角看,房子多了,人却少了 这是最核心的长期逻辑: 中国出生率连续多年创新低,2023年出生人口已跌破900万,远低于死亡人口。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各地城市“以地养城”留下的巨量住房库存。 也就是说,供需结构从根本上已反转,房子已经不再稀缺,反而将面临“如何处理闲置资产”的问题。 五、区域分化将成为主旋律,“核心稳定、边缘探底” 预测未来趋势,区域结构变化是重点: 沣东、浐灞、港务区等新区 仍将继续下跌,可能探至2027年 库存大、配套滞后、产业支撑不足 雁塔、未央、莲湖等核心区 有望率先企稳,甚至小幅反弹 教育、交通、医疗集中,抗跌性强 第四代住宅(高品质、核心区) 稳定甚至稀缺保值 稀缺性强、改善需求主力选择。 未来如果西安能真正吸引科技、工业资本落地,并带来长期人口净流入,那时才可能迎来真正的企稳反转
打赏
凡注明"来源:安吉房产网"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admin】
关键词:
0相关评论

热点楼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