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材质和使用场景,一些日用品用久了或放置时间过长都不能再接着用,这样才能保证你和家人健康。本刊总结了需要定期更换的日用品清单,在居家卫生方面, 你需要对自己和家人好一点。
旧的润唇膏
润唇膏能迅速收集大量细菌,细菌在潮湿的环境中停留的时间越长, 繁殖得就越多。如果嘴唇的皮肤有伤口或皲裂,就会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出于这个原因,建议在开封后六个月内用完。
没有弹性的文胸
文胸的弹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这意味着对胸部的支撑减少。如果文胸戴起来松松垮垮,那就及时更换,以减缓乳房组织的自然下垂过程。
穿久了的跑鞋
运动生理学家认为,大部分跑鞋在跑过 480~640 公里之后就需要更换了。对于一个每周跑 48 公里的人来说,大约是每三个月换一双跑鞋。当鞋子磨损时,它就会失去缓冲功能,无法吸收脚落地所造成的冲击力,因而会有更多的力传递到肌肉、骨骼和肌腱,增加受伤的风险。如果你不经常跑步,那就每 6 个月换双跑鞋,或是注意到鞋底磨损时就换。
塑料切菜板
使用塑料切菜板会对其表面造成切痕磨损。一旦细菌进入缝隙并开始生长,就很难去除。建议改用木制切菜板,因为木材中含有天然抗菌成分的树脂。
抗菌皂
抗菌皂在杀死细菌方面并不比普通肥皂更有效,而且还存在安全性问题。三氯生是抗菌皂的活性成分, 它已被证明可以改变动物的激素调节功能,也有人担心这种化学物质会导致抗生素耐药性。
杂物
人们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那些既没有特定目的, 也不会让你感觉更好的东西就是杂物。杂物堆积得越多,越容易分心。无论你决定扔掉什么(如只剩下一只的袜子或破烂的自行车),目标都是帮助你感到精力充沛和完成目标。
不再穿的衣服
每个人的衣柜里都会积存一些好久都没穿的衣服,要么是过时的,要么是尺寸不合适。无论哪种情况, 每天看到这些东西都会造成心烦。对于这些不再穿的衣服,要么是扔了,要么是捐了,让其重获新生, 促进可持续发展。
少坐座椅
调查表明,普通人平均每天坐 7.7个小时,一些人多达 15 个小时。久坐会影响身体的代谢系统,并会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癌症和抑郁。建议改用站立式办公桌,作为解决久坐造成的健康隐患的好方法。
剩饭菜
饭菜保存的经验法则是在三天后再吃不掉就扔了。剩饭菜滋生的李斯特菌与脑膜炎、流产等可怕的事件有关。在冰箱的温度下,一周后总菌数就能达到数百万个。
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
你不必扔掉昂贵的手机,但应该时不时地关闭它们。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信息超载(经常使用智能设备获得信息)与抑郁、焦虑有关。对于那些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人,以及那些同时使用多个设备的人,情况尤其如此。入睡前关闭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以防蓝光干扰睡眠。
磨损的牙刷
牙刷刷毛的磨损速度比你意识到的要快。牙医建议每 2~3 个月就换把新牙刷。旧牙刷在清洁牙齿和防止龋齿方面的效果较差。
厨房海绵
厨房海绵是普通家庭中病菌最多的东西之一。海绵最好是用段时间就更换。
无糖汽水
据研究发现,非热量甜味剂如糖精、三氯蔗糖和阿斯巴甜等可能会扰乱在健康新陈代谢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肠道细菌。研究人员在小鼠中发现了这些甜味剂与肠道微生物改变、葡萄糖耐受不良和代谢综合征(两者都是II 型糖尿病的前体)之间的联系。
发霉、堵塞的空气过滤器
有数据表明,室内空气质量比室外差 25 到 100 倍。150 平方米的房子会积累 18 公斤灰尘,使用空气过滤器能派上用场。然而,要记得定期更换滤芯,否则正在生长的霉菌和细菌会被吹回空气中。需要更换芯的一个迹象是有股发霉的气味。
放久的香料
吃了在橱柜里放了多年的的香料不仅会让人生病,而且无法给食物增加任何味道。放久了的香料还会滋生可能导致癌症的黄曲霉菌。
旧防晒霜
当谈及防晒霜时,保质期真的很重要。阻挡太阳的化学物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分解,所以无论你涂了多厚,都不能保护皮肤免受衰老或患皮肤癌的风险。
空气清新剂
尽管一些商家宣布将逐步淘汰邻苯二甲酸酯(用于延长香味停留的时间),但有许多空气清新剂(固体、喷雾剂)仍然含有这种化学物质, 大剂量使用会对生育造成有害影响。这类产品只是相当于在空气中喷洒了香水来遮掩臭味,而无法起到彻底的除臭效果。
旧睫毛膏
液体化妆品(如睫毛膏)会藏匿很多细菌,开封后使用两三个月就不能再用了。每次使用睫毛膏,都会给睫毛带来细菌。皮肤或睫毛上的细菌会污染刷子,潮湿的室温环境会促进细菌的生长。
肮脏的隐形眼镜盒
用久的隐形眼镜盒多半带菌,是导致眼部感染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眼科医生建议使用者至少每三个月更换一次隐形眼镜盒,每天都用新鲜的护理液清洗和保存镜片。使用时间过久的镜盒会导致镜片表面形成肮脏的生物膜,从而吸引污垢和病菌,造成角膜溃疡,最终影响视力。
旧的塑料容器
检查放在厨房里的食物储存容器, 尤其是含有聚碳酸酯成分的塑料瓶罐。这种类型的塑料容器含有双酚A。虽然制造商已被禁止使用这种材质,但旧的容器可能仍然含有这种成分。多次清洗会造成这种化学物质渗出。为了安全起见,不要用微波炉加热这种塑料容器。■
内容及商务合作,请发邮件至liushanshan0422@126.com
— END —

新刊
上市
健
与
美
2023年5月刊
←(点击左图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