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高房价、中介垫首付、套取银行贷款”的操作中,卖家若配合虚增房价、协助骗贷,可能面临以下法律风险:\n \n一、刑事责任\n1. 合同诈骗罪(《刑法》第224条)\n行为:通过虚增房价、签订虚假购房合同,骗取银行发放高于真实交易价格的贷款。\n后果:若被认定为共同诈骗,卖家可能被认定为共犯,最高可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n2. 贷款诈骗罪(《刑法》第193条)\n行为:与中介、买家合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银行贷款。\n后果:若卖家知情且参与,可能作为共犯承担刑责,最高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n3. 骗取贷款罪(《刑法》第175条之一)\n行为:即使无非法占有目的,但虚构交易事实骗取贷款,造成银行重大损失的,可处3-7年有期徒刑。\n4. 伪造、变造文件罪(《刑法》第280条)\n行为:配合伪造房产评估报告、收入证明等文件。\n后果:可处3-10年有期徒刑;若涉及国家机关公文/印章,刑期更高。\n5. 逃税罪(《刑法》第201条)\n行为:通过“阴阳合同”隐瞒真实交易价格,偷逃税款。\n后果:数额较大的可处3-7年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款1-5倍罚金。\n二、民事责任\n1. 合同无效与返还责任\n虚假的“高价合同”可能被法院认定无效(《民法典》第146条),卖家需退还已收取的款项,并赔偿买方或银行的损失。\n2. 连带还款责任\n若卖家为贷款提供担保(如共同签字),银行可要求其偿还剩余贷款本息,甚至查封房产或其他财产。\n三、行政责任\n1. 银行处罚\n银行发现骗贷后,可将卖家列入“信贷黑名单”,限制未来贷款、信用卡等金融服务。\n2. 税务处罚\n税务机关对“阴阳合同”中隐瞒的差价部分追缴税款,并处0.5-5倍罚款(《税收征管法》第63条)。\n3. 行业禁入\n若卖家为房地产从业人员,可能被吊销资质或禁止从业。\n四、其他风险\n1. 交易失败风险\n银行放贷后若发现骗贷行为,可能提前收回贷款或冻结资金,导致交易无法完成,卖家需承担违约责任。\n2. 信用破产\n被列入征信黑名单后,影响个人或企业未来的贷款、投资、出入境等。\n3. 资产被强制执行\n若银行起诉追偿,卖家的房产、存款等财产可能被法院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