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2~3月份,上海二手房市场经历了一波上涨行情后,从3月底开始转冷,整个4月份冷意尤为明显。
这股“冷空气”成功把上海北京二手房交易量大跌送上“热搜”。——极其违和
看房客持续减少
2023年2月起,上海二手房搜索指数持续回落,这意味着在网上搜房的人减少。从链家的带看来看,考虑到月初受清明节影响,而月末又受到劳动节的影响,若剔除节假日因素,带看量整体仍算平稳。不过近几周的新增客户量出现了下降,预计后续市场可能会在连续几个假日的影响下出现降温。
受此影响,4月份上海全市二手房成交金额为611亿元,环比下降23%。但价格依旧坚挺,疫情之后二手房的成交价格明显上涨,现在虽然有所回调,依旧没有回到之前的起涨点。
上海的二手房挂牌不管是40万套,还是52万套,还是这些数据都存在争议(真实数据应该是17.5万套挂牌)但无可争议的是,小阳春彻底结束,二手房市场已经体会到足够的寒意了。各种自媒体又加剧了这种寒意的传导:因为长篇大论了那么多,只提供了一个有效信息:上海二手房市场不行了所有的图表,所有的数据,只是从各个角度去论证这件事情,并没有提供增量的信息。所有正在抛售老破小的房东们,所有关注着市场趋势的购房者,更希望知道:市场为什么冷了?
有个数据可以穿透本质:就看上海的二手房,小阳春里成交最多的,还是低总价的刚需产品。刚需刚需,既然是“刚性”的需求,那么一旦条件允许,就会立刻释放。所以这次的小阳春,只是把原本分布在每个月的市场需求,腾挪到一起,并没有改变原本的市场状态——就像用调休凑出来的五一假期,虽然看起来,放假天数不短,但该上的班,是一天都没少。但坏消息是,因为小阳春,很多人预期改变了,越来越多的上海置换客,加入了卖旧打新的行列。仿佛只要把手上的老破小去挂了牌,在这个市场热度下,就能马上卖掉、腾出房票、腾出积分,去新房市场里赚它个几百万。
所有人思考的,不再是手上的房子还能不能涨——不管是已经“万人嫌”的老破小,还是涨到天上去的次新房,只要不卖掉,那种收益都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好像只有倒挂赚到的钱才是确定的——只要一个人和朋友说自己摇中了新房,哪怕是从来没听说过的地段,对方都会下意识地认为,你已经赚翻了。要是多啰嗦了几句,都会被认为是在凡尔赛。房产投资,本应是长周期的事情,现在却炒出了一点急功近利的味道——在中国A股市场里,这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故事。经济的景气度没有恢复,资产的增长就充满着不确定性。